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051.“都必须受割礼”表示他们,就是“家里生的”和“用银子买的”所表示的教会里的人,必须彻底远离爱自己、爱世界。这从“割礼”的代表清楚可知,“割礼”是指洁除对自己和世界的爱(参看2039节)。此处重复提到他们要受割礼,并且经上说“必须受割礼”,这表达了他们彻底洁除这些爱的必要性。由于它表示教会之内的人,所以此处没有提到“外人”,因为“外人”(如前所示,2049节)表示教会之外的人。
从前一节关于“家里生的”和“用银子买的”所说的话的这种重复,谁都能看出它包含一个从字义上看不出来的神性奥秘。这个奥秘就是,在教会里,洁除这些污秽的爱绝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会之内的人能使神圣事物变得不洁,而这是教会之外的人,即外邦人无法做到的。因此,对前者来说,罚入地狱的危险更大。此外,教会之内的人能形成并充满违背信之真理本身的虚假原则或假设;而这也是教会之外的人无法做到的,因为他们对这些真理一无所知。因此,前者能亵渎神圣真理,而后者不能。关于这些问题的详情,可参看第一卷(1059, 1327, 1328节)。
1712.“他就趁夜分队,攻击敌人”表示表面的良善和真理所处的阴影。这从“夜”的含义清楚可知,“夜”是指一种阴影状态。当一个人不知道良善和真理是表面的还是纯正的时,这种情况就被称为一种阴影状态。当一个人局限于表面的良善和真理时,他就会以为它们是纯正的良善和真理。正是存在于表面良善和真理中的邪恶和虚假产生阴影,并使它们看似纯正。那些处于无知的人只知道他们所行的良善是他们自己的,所思的真理也是他们自己的;这同样适用于那些将他们所行的良善归于自己,并将功德置于其中的人;殊不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行为并不是良善,只是看似良善;他们置于其中的自我和自我功德就是造成模糊和黑暗的邪恶和虚假。其它许多例子也是如此。
隐藏在这些行为里面的邪恶和虚假的种类和数量在肉身生活期间不像在来世那样显而易见;在来世,它们完全就像在大白天那样清晰可见。不过,如果一个人出于未确认的无知行事,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邪恶和虚假很容易被驱散。但如果人们确认这种观点,即:他们能凭自己的能力行良善并抵制邪恶,因而配得救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观点就会继续粘附,并使良善变成邪恶,使真理变成虚假。尽管如此,按照秩序,人应该貌似凭自己行善,因而不应该举手思想:“我若不能凭自己行任何良善,就必须等待直接流注”,从而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因为这也违反秩序。人必须貌似凭自己行善;然而,当他反思自己所行或曾行过的善事时,要让他思考、承认并相信,实际行善事的,是在他里面作工的主。
如果他因刚才提到的那种想法而放弃一切努力,主就不能在他里面作工。凡丧失这种能力能被注入的一切事物的人。这就像有人若不通过给他的启示,就不愿学习任何东西;或若不将话语放进他嘴里,就不愿教导任何东西;或若不像一个没有意愿的机器人那样被驱动,就不肯尝试任何东西。但如果这些情况真的发生了,他就会为自己就像一个无生命物体而更加愤怒。而事实上,主在一个人里面所激活的,是那看似来自他自己的东西。人不是靠自己存活的,这是一个永恒真理;然而,他若不看似靠自己存活,就根本无法存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